首页 媒体形象 | Document Show

中国青年报 | 用党的精神谱系强健青年筋骨

 团委    2025/8/29 17:03:03    

   报道链接:https://zqb.cyol.com/pc/content/202508/25/content_415349.html?isshow=1

   近日,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“四个100”先进典型名单发布,由共青团中央推荐的全国大学生“两弹一星”精神志愿宣讲项目获评“最佳志愿服务项目”。

   今年7月,在湖南省常德市谢家铺镇港中坪村,一个充满科技感的虚拟形象“零零”正通过大屏幕讲述着“两弹一星”的过往岁月。台下,是几十个正聚精会神聆听的孩子。

   这是湖南应用技术学院零零支队宣讲团创新运用AI数字人开展“两弹一星”精神志愿宣讲的鲜活一幕。“这一次,我们的宣讲以‘AI数字人科普+军旅经历联结+快问快答深化’为三重奏,将‘热爱祖国、无私奉献,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,大力协同、勇于登攀’的‘两弹一星’精神化为可感可触的生命叙事。”宣讲团成员程莘茜说。

   零零支队宣讲团是一支由退役复学大学生组成的志愿者队伍。3年间,该宣讲团深耕乡村,在常德市鼎城区、临澧县等地的6个村庄、两个红色教育基地,将一堂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送到留守儿童和村民身边。

   程莘茜记得,当他们讲述老一辈科学家们埋名戈壁时,孩子们眼睛专注明亮;当她分享军营中如何以纪律与坚韧守护疆土时,孩子们屏息凝神;在快问快答环节,孩子们踊跃举手,用稚嫩却真挚的言语诠释着对“两弹一星”精神的理解。

   在宣讲结束时,一个小女孩悄悄拉住程莘茜的衣角,用清脆的声音说:“姐姐,以后我也要像你一样,为国家做点什么。”

  “那一刻,‘两弹一星’精神的火种已悄然播撒于幼小的心田。”程莘茜说,从戈壁滩上的惊天动地到乡村教室的默默坚守,从当年科学家们的隐姓埋名到今日孩子们的渴盼眼神,“两弹一星”精神从未褪色,已化作民族血脉里的韧性与定力。

   今年6月,2025年度“两弹一星”精神志愿宣讲项目再次启动。与往年不同的是,今年,项目从31个省(区、市)1143所院校的79523名报名者中,最终遴选出1500支团队、21098名志愿者,较往年有较大增长。